外匯保證金交易,又稱外匯保證金買賣,是一種高槓桿的金融交易方式,由於其高報酬率和低門檻的特性,吸引了許多投資人投入其中。然而,隨著外匯保證金市場的發展,詐騙行為也日益猖獗,許多不肖業者利用投資人的貪婪和無知,設計出各種精密的詐騙手法,造成無數人蒙受慘重的損失。
外匯保證金詐騙是一種金融詐騙行為,利用虛假或誇大的承諾誘騙投資人投入資金,並通過操縱帳戶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使投資人的資金遭到損失。外匯保證金詐騙的受害者通常缺乏金融知識和投資經驗,容易被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外匯保證金詐騙手法不斷更新,常見的手法包括:
詐騙分子會聲稱外匯保證金交易可以獲得高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報酬率,誘使投資人貪婪投錢。
詐騙分子會聲稱外匯保證金交易只需小額資金就可以入場,吸引資金有限的投資人。
詐騙分子會建立虛假的交易平台,讓投資人以為自己正在進行真實的交易,但實際上資金都被詐騙分子控制。
詐騙分子會在投資人的交易帳戶中進行不正當的操作,例如強制平倉、改變交易時間等,使投資人蒙受損失。
詐騙分子會假裝在交友軟體上與投資人建立關係,取得投資人的信任後,再誘騙投資人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
辨識外匯保證金詐騙手法至關重要,投資人應注意以下徵兆:
承諾提供不切實際的報酬率或低投資門檻,應提高警覺。
正當的交易平台應經過主管機關認證,虛假的交易平台通常沒有合法的監管。
投資人的交易帳戶出現不明原因的強制平倉或交易時間調整等異常情況,應懷疑遭人操縱。
詐騙分子往往隱藏身分,無法提供真實的聯絡方式和公司資料。
交友軟體上的對象主動提起投資話題,並表示對外匯保證金交易十分熟悉,應提高警覺。
選擇經過主管機關認證的正規交易平台,並查看平台的歷史記錄和評價。
深入了解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原理和風險,避免輕信詐騙分子的說法。
承諾高報酬率的投資機會往往存在風險,應量力而為。
接到不明人士的投資邀約時,保持警惕,不要輕易匯款。
如有疑慮,可向證券期貨局或律師等專業人士諮詢。
受到外匯保證金詐騙時,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撥打110報警,或向當地警察局報案。
向證券期貨局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舉詐騙業者。
保留與詐騙業者往來的對話紀錄、匯款證明等證據。
考慮委任律師協助提起刑事告訴或民事求償。
外匯保證金詐騙屬於刑事犯罪,依據刑法第339條詐欺罪的規定,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
2022 年 6 月,台北市警方破獲一宗外匯保證金詐騙集團,逮捕主嫌及共犯 15 人。該集團透過交友軟體及虛假投資平台,誘騙超過 100 名被害人投資外匯保證金,詐騙金額超過新台幣 1 億元。
2021 年 9 月,證券期貨局公布外匯保證金詐騙黑名單,包含多個無照經營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這些平台涉嫌操縱帳戶、虛假承諾報酬率等詐騙行為,導致多數投資人蒙受慘重損失。
答:外匯保證金詐騙是一種金融詐騙行為,利用虛假或誇大的承諾誘騙投資人投入資金,並通過操縱帳戶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使投資人的資金遭到損失。
答:常見手法包括高報酬率保證、低投資門檻、虛假交易平台、操縱帳戶、殺豬盤等。
答:要注意不實承諾、虛假交易平台、惡意操縱、身分不詳、殺豬盤特徵等徵兆。
答:審慎選擇交易平台、了解交易原理、勿貪圖高報酬、保持警惕、求助專業人士。
答:立即報警、向主管機關檢舉、蒐集證據、求助法律途徑。